2010年华城报第6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0年华城报第6期 尊重劳模 关爱劳模 走近劳模 学习劳模
“劳模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给他们以应有的光荣和地位,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劳模是在各行各业辛勤劳动的佼佼者,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 “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在劳模身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事迹感人至深。
她是一个“不会说,只会做”的好员工
胡秀玲确实“不会说话”,她只把自己的事做好,却不会把自己所做的事描绘的生动和具体,这是她的性格,也是她做人、做事的风格。走近胡秀玲,我们从她谦虚、柔和、诚恳的性格上不难找出一个劳模积极、耐心的工作写照。
胡秀玲是从一线员工成长起来的车间管理人员,在她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潜心钻研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各种生产工艺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各种工序的管理程序。她不仅是技术能手,在工作中,胡秀玲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找窍门,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提高企业效益。一次,公司生产一皮毛边领衣料,钉一件衣服的拉扣要花近两个小时,影响了生产进度。胡秀玲及时提出改变工序,把钉扣这道工序提前,并采取衣背内注号定位法操作,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生产工效提高了12倍,质量也比原来更好,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几年来,她带领其它的技术人员为企业和员工改进和创新了数十项工艺及操作技术,其中包括后整理工艺全套流程的调整和完善、单项衣裤敲钮工艺和衣裤松紧、缝纫扣子等工艺的改进,为企业创造了数百万元利润。
被评为劳模后,面对掌声和荣誉,她从来没有骄傲,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劳模这个特殊身份而居功自傲。她还是原来的她,她还是那样“不会说话,只会干活”她还是那样乐于帮助别人。员工们都说,胡主任遇事总是替企业着想,替员工着想,为自己考虑却最少。
让我们再来看看基层的员工,他们是怎么评价我们的这位劳模:
我身边的劳模——胡秀林
知道什么是劳动模范吗?劳模对我来讲是很熟悉的一个词汇,小时侯思想品德课中的掏粪工人时传祥让我知道了工作不分贵贱。在我们华城,胡秀林就是一位劳动模范,她从学校出来就开始工作。她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就是她的动力,为了充实自我,将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在工作学习之余,她耐心向其他领导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不偏不倚的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做我们的“带头人”。为了使车间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她还积极的配合领导。胡秀林在华城工作十几年了,她总是最后一个走,无论什么东西放在路中间,她从不吩咐别人做,只是自己解决。她确实是一位好的劳模,总是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我自惭形秽,现在有几个年轻人能吃得这样的苦。我甚至在想:如果华城企业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么企业定会兴旺,我们自己也会感到幸福快乐。胡秀林总是用一颗责任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同事,每次带给大家的都是欢乐与鼓励;用一颗坚强的心去面对困难;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享受自己的家庭及工作,感谢生命给予的磨练。十几年来,她坚持以提高职工素质为落脚点,在管理创新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星期天是节假日,别人在家休息,她却在忙碌着,这里擦擦,那里干干。我想她已经磨练出了叫她不干她倒会不自然,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是我的榜样是我的学习目标,通过她的言行,我看到了优秀的职业道德,艰苦朴素,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的。她是一位好领导,更是一位好“家人”,是她让我明白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万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她会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胡秀林对于荣誉她坦然面对,当问她成功的经验时,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敬业爱岗不仅仅是口号,更要我们踏踏实实的落实地行动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公司才能发展。让我们拿出恒心、信心、决心,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