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回忆
发布时间:2019-07-10 被阅读:1146 今年的6月7号,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在我国这一天也叫端午节。
记得在我小时候,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那个年代物资比较匮乏,平时很少能吃上什么好吃的东西。在端午节期间,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太好吃的东西,但总能吃到一些平时无法吃到的东西,比如咸蛋、粽子等。
那时候,一般情况下,咸蛋与粽子也很难买到。而我们所吃的咸蛋,都是母亲在早些时候将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鸡蛋,用盐水腌制起来的。大约腌制二十天到一个月时间,到端午节时就可以开始捞出来吃了。起初吃的时候因为腌的时间比较短,蛋黄几乎没有什么油水,比较硬。而吃到后面一阵子,腌制时间久一些的时候,蛋黄里就有些油水了,吃起来有些沙糯的感觉。小时候吃到咸蛋,已经是觉得非常好吃的了。那时候吃到粽子的难度更大,因为买是买不起的,而糯米种植少。通常自己家种一些,留到端午节拿出来,再买些芦苇叶子洗净,那时都包赤豆粽或者枣子粽,肉粽子一般都不会做。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人的生活水平呈现飞跃和提高。现在粽子的花样与馅料更是应有尽有,但人们对粽子的向往程度不像过去那么强烈了,甚至可以说把各式粽子放在那里都没有人愿意吃。这还是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物资丰富了,平时吃得都很好,对于粽子,也就没有过去那种稀奇、贪吃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