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贫农的家庭里,由于姊妹多,只读过小学便辍学务农了。母亲的少年是在上山砍柴、下地割草中度过的。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勤劳的女人。记得孩童时,母亲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第一个起床,然后喂牛、喂猪,开始了她一天无休止的劳作。母亲既要操持家务,还要下地干活。在那个设备落后的年代里,耕地用的是牛,收庄稼用的是镰刀、锄头和拉车。父亲是一名教师,为了让他好好工作,母亲把所有的农活都扛在了一个人肩上。
母亲是个女强人,那时候的传统观念耕地都是男人们的活,所以女人很少会耕地。出于无耐吧,父亲没有时间,母亲不得不像男人一样,一手扬鞭,一手扶犁,穿梭于田间地头。她那一米五多的个子,在那时显得那么高大。母亲有一双很灵巧的手,家里一直摆放着的那台老旧的“风凰牌”缝纫机,在我们小的时候,母亲用它给我们姐弟俩做上新衣。那时候我们都很盼望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都能穿上母亲给我们做的小花褂,小花裤。心里美滋滋的,总会跑到外面炫耀一下。邻居也常常拿来布料,让母亲去缝制。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左邻右舍精心裁缝。看到邻居们满意地取走衣服,母亲总会露出满脸笑容。
那个冬天,当噩耗传来,我懵了,半天回不过神来。明白从此与母亲阴阳两隔时,我仍然不相信是真的,一个好好的生命从此永远停歇了脚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此不得不到另一个世界。我跪守在母亲灵前,哭干了眼泪。母亲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思念和歉疚走了。我们从没有为母亲分担过什么,她在世的时候全身心为我们付出,走的时候也没有给我们添一点麻烦。
在母亲身上,我看到了质朴,看到了坚韧,看到了承受,看到了担当,看到了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