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来华城时,每个小组只有一个组长,一个检验员,而跟单师傅那是两个组有一个。后来厂里决定每个组有一个组长,一个跟单师傅,一个检验员,目的是想让员工质量做得更好,产量做得更快。
十多年来,通过这个方法的改进,效果怎么样呢?我们员工也看得来,并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团队的力量。在这之前,每个小组分工序组长一个人说了算,有时会失误,而来了师傅后,师傅不一定把工序固定下来,她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质量来分工。有的人一直装腰,做得毛烘烘的,师傅就把他换下来,换一个员工做这工序,虽然那员工还没装过腰,可态度很认真,一直以质量为先。几年之后,那员工成了高手。厂里这样做就是以一种真正交互的方式,将领导的权利由一人独立转为多人共享,组长、师傅不分谁大谁小,碰到问题互相关心,互相协作。这种工作气氛感染了员工,有时碰到疑难的工序,员工也会把建议提出来,组长、师傅会平等对待,员工与领导真是像伙伴一样。
我们也看到有的组长、师傅表面上很团结,连吃饭都坐在一个桌上,其实你管你的进度,我管我的质量,根本不同心。上新款时,有师傅常认为:我已经把方法教给他们了,做不快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心里一点都不着急。组长看着员工做了好几天了,没有进度,心里急得不得了。这种情况,我觉得师傅应该跟组长一起分担,是不是我的方法有问题?你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员工更加不在意:我是照师傅教的做了,尽力了,做不快关我什么事。甚至有员工向跟单师傅提出,按照他的方法行不通。师傅好像感到很没面子: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一个组里自顾自你说能搞得好吗?
为什么我们时常听到有员工说:这个组的组长不怎么样,可她们组却做起来很快。有句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企业文化中说: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在社会发展快速迅猛的时代,我们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团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