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作者:hcml发布时间:2010-08-12 被阅读:2410 苏轼,苏东坡,人所皆知的文豪、政治家。留给后世无数的文化瑰宝,比如说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很多,比如说流传千古的趣闻轶事很多,此外,后人对他的称谓也很多,试举一些正儿巴经的教科书上,称他的尊姓大名,苏轼、苏子瞻;后人缅怀,尊称其谥号“苏文忠公”;若要显其超然洒脱的名士风采时,则呼他“坡仙”、“苏仙”、“东坡老人”;涉及他历任职官的,则称他“苏学士”、“苏翰林”、“苏端明”……此外,还有“苏二”、“峨眉先生”、“坡翁”、“西湖长”、“妙喜老人”等等……不胜枚举,初略估计,有关苏东坡的称呼不下70种。
众多的称谓,源自苏东坡不断变换的身份,源自他不断演绎的人生角色,而他千种百种的身份角色,则源自他起起落落、绚烂多姿的人生经历。尽管千变万变,但他做人的原则始终不变:要洒脱,要随缘,要存善心。正所谓“做人的道理永恒不变,做事的方法千变万化。”留给后人的不单单只是一个做人处事的标本,其方式终将我等学而习之。
做人的道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能明白。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长者所告诉我们的,做人应该有信仰、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自信是向人生顶峰奋进的坚强动力。美好的前程来自于自立、自强、自信,击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逃是懦弱,避是消极,退就更加无能,不要把几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每个人做人的原则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但做人的道理都大相径庭。人的一生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诚善良。华城人告诉我们:诚信是企业的灵魂、是资本、是资源、是财富、更是保险。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诚信”二字为安身立命之本。华城人还告诉我们:耕耘自有收获,付出总有回报!
东坡居士,名著青史,后人拜读事迹,无不仰颈敬慕,交口称赞。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丰富的角色交替,自也没有那么多的称谓,更无如此跌宕起伏、光芒四射的人生。但苏东坡面对人生变局,所体现出来的不变的人生理念与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巧妙结合,对于我们的小小的生活,依然充满着启迪:
其一,保持本色。人的境遇有好坏,生活有起伏,为人的本色不能忘记。一个人,要勇敢,勇于面对生活的压力,勇于承担起对家人、对同伴的责任,勇于挑战拦于路前的艰难险阻,勇于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一个人,要勤勉,“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唯有勤劳的双手,才能劈斩荆棘,开拓出前行的坦途。唯有善行的双足,才能踏野出路,迈向雨后天际的那一道彩虹;一个人,要守信,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无信,纵然你有千般万般才华,最终也只能成为社会海洋上一叶无系无靠的孤舟。
其二,善放七彩。做人的道理不变,而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时,要善于用多变的方法来积极应对,如七色的彩虹一般,用自己丰富的人生色彩来印染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工作,要如炽热的火焰般抛洒出火红的激情;面对生活的艰辛,我们始终沐浴着一层高贵的紫色,困苦可以磨损我们的肌体,却无法让我们的脸庞停止绽放自尊自信的笑容;面对人际间暂时无法消除的误解与矛盾,我们以湛蓝天空般的宽容坦然应对;面对荒芜一片的理想田野,我们如春风又生的绿草,焕发着充沛旺盛的生机,缓慢而坚韧的将绿色植满山野……
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一旦确认,就应该百折不挠的坚持自己的理念;而要如何做成这样的人,则需要我们放开思维,大展手脚,以具体的方式来化解具体的问题。正所谓“做人的道理永恒不变,做事的方法千变万化”,几年的华城生活,对于华城每一个点滴的变化都倍感骄傲。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不仅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而且懂得了更多的做事方法,华城就如一座大学,让每一位在职的学员都在其中得到了自己最为宝贵的财富,也不枉了青春。东坡已走千年,其留下的不过是后人所为之景仰的窥片照影,而华城这座宝殿,是我们每一位华城人都该敬重与永恒固守的殿堂,因为这里有我们学之不尽,思之不竭的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