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每个人都拥有着梦想,一份事业,一份追求,在你心里始终推动着你向前走。但还需要具备一颗主动进取之心,帮助实现个人未来之梦想。社会面临着各种挑战,唯有重视自己的人生,不断学习,博采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一个有助于别人的人,甚至作出贡献的人。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具备坚持学习的精神思想。
庄子曰: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珍惜,尽量不给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不断努力学习。
我们现在有幸赶上了最好的时候,学习条件多好!
就连小镇上都有供读者阅读的图书馆,可凭一张借书证就可以从早上八点看到下午四点。图书馆环境优雅,书香满溢。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书籍,整齐有序排列在一排书架上,你可以寻一角落,留连其中,尽享其中美好快乐。
生活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更加方便,古有秀才不出屋,便知天下事,如今手机在手中,中华之文明文化,如影随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我们亿万中华儿女可以自豪地谈祖国的文化,我们要坚持不懈学习我们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做好自己,影响他人。
再看祖国腾飞的今天,蓝天下绽放的花朵,那些学生更是最幸福的一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创新,老师们使用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视听或动画效果能吸引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而在古时候,生活条件非常差,穷人的孩子是看不到书的,就算是有本稀缺的书,还得凿壁借光。
如今,时代变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好多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一有空闲就打手游或是刷视频,人和人之间不再有 “你好!”“好长时间没见了。”“怎么?去哪儿了?”“吃了吗?”等等这些交流,没有了眼神的对视,都在低头看着手中自己的一片天。读书与他无关,读书的事,那是研究学问的人干的事,不再想学习,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唯独一件感兴趣的事,没事去爱思考复杂的人生,把在生活中或工作中碰到的烦恼都归结于别人不帮他,老天不帮他,自己命运不济,不切实际的空想,不认真思考人生失败之根源,更别提在思考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以落实。
在我小时候,喜欢看父亲和哥哥做木型,最喜欢看父亲在一块又长又方的大木板上弹出两条墨迹。我问父亲,墨迹外的不要吗?父亲说要当柴烧,因为它不能够做他所需要的下一个材料了,一番简单的话,多年不能忘。虽然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安慰语,但是“材”也还是分种类的。就像一棵树长了一年和长了十年,用处是不一样的,小的树枝能做柴,大的却能做房子的顶梁柱。
人也是如此,不努力,不奋斗,只能一直做最基层的工作,就算是“劳动是光荣且平等的”,总还是有职务高低之分的。
我们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风雨随时来临,不学习,不努力奋斗,如何避风雨?如何风雨过后重建自己内心的家园?生活不如意时,就不要抱怨社会太残酷,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一门能养家的技术,不能为自己的家庭作出贡献,更别说为社会国家做出什么了,自然也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底气。底气来自于能力,有能力方能有作为,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哪怕是一名普通工人,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只要有这份理念,这份信念、这份追求,他所在的岗位一定是一个大的舞台。
无论一个人有多成功,都无法消灭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世事无常,我们在人生路上出现的各种问号,就是包括现在的任何压力,都是之前没有好好学习,不认真工作,没能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所以才会经常知错犯错,这是必然后果。
但是我们可以幡然醒悟,从现在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勤奋学习,在实践学习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磨练自己的意志,成就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品德,给予自己之尊重,给予家庭之奉献、社会之贡献,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