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无形的效益 管理是综合的效益(下)
发布时间:2021-11-22 被阅读:1049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也都理解这句话,因为生产在前,检验在后,生产过程是主动的预防和控制,而检验已经处于被动状态了,所以开始就要做好。但是,如果你认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是做的问题,那又是一条歧路。因为质量的本质是管理,质量问题其实就是管理问题的体现。美国质量专家朱兰提出了“质量管理的20/80原则”,也就是说,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只有20%源于员工。质量是效益的基础,管理是质量的保证。如此看来,从质量这个点,我们又要扯出管理这条线,因为企业管理涵盖方方面面,质量管理只是其中之一。
何谓管理?在企业中,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从管理职能来说可分为: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从管理对象来说可以分为: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业务管理侧重于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材料、产品等,而行为管理更侧重于对企业员工行为的管理,比如机制的变革、员工的激励、文化的推广等。通过学习华城企业文化,我们能够知道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有哪些:管理能够增效益,管理能够降成本。*质量是无形的效益,管理是综合的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什么我们华城一直在强调提升管理水平,注重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提升。我们企业文化中提出“出问题100%责任在领导,出成绩90%靠大家努力”*,就是在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强调管理者的责任。
有企业,就有管理。企业是由员工组成,若是各行其是,就没有力的统一,没有最佳效益。像一盘散沙,堆不起城楼。我们服装制造企业,入行门槛较低,而且作为土生土长的民企,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就地选拔,没有很高、很专业的管理知识。所以对于管理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像我们华城,也存在这样的管理人员,只知道不停地做,以为做出来的都是效益。其实,同样做出来的产品,有质量才能保证效益;减少成本,才能提升效益。只有统筹管理,优质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一谈到管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了,不过在边上指挥一下。事实上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是企业灵魂所在。正因为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一个企业出现问题,管理人员难辞其咎,被众人口诛笔伐。但是如果一个企业运作得很好,人们通常觉得管理者可有可无,并不觉得这是企业管理者的功劳。神舟十三号于十月十六号凌晨成功发射,这仅仅是航天科技的成功、航天专家的成绩吗?我们的习主席并不精于航天知识,但善于提纲挈领去决策,去指挥,让我们国家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提速前进,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习主席让每一个点有力地凸现出来,连接起来,成为牢固的线。所以说,精通专业是专家,而管理者是通才。也许管理者并不精于某一点,但知道把握全局。比如我们流水线上的组长,对所带小组各项工作都要驾轻就熟,对每个员工的技能特长都要了如指掌,这样对于工作的安排就能及时妥当。碰到问题,会善于综合各种情况,又能抓住主要矛盾,就像弹琴一样,既要十指齐动,又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能弹奏出动听的旋律,否则产生的就是噪音。在企业中,我们岗位不同,职能不同,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而非制约,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让企业获得最佳效益。
管理是一门很深的综合性学问。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开创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但是要想企业长久发展,必须要依靠管理。正如我们华城一向所做:一是不停地选拔、培养适合的管理人才,二是有着整套的管理制度并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三是激励人心的管理文化。我们张董说过:管理是最难的行业也是生命力最强的。*管理人员要懂得资源的统筹,懂得工作要抓牛鼻子,善于观察,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集众人之最大合力,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前进。《荀子•君道》提出: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治理天下的人始终存在,但没有始终不变的法规。管理工作也是这样,规章制度不能一成不变,管理方式不能因循守旧,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企业管理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许多情况是无先例可循的,每一位管理者要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用既定的方式重复那些已经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去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一旦日常生产管理中出现什么问题,管理者如果还是用那句“以前都是这样做的”来推卸责任,显示自己的无辜,这样的管理人员是不求上进的人,是很容易落后被淘汰的人。
2003年,当时被誉为“出身豪门”的尚阳科技,被知名的Red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100强私人企业之一。它的创办人及CEO是网通曾经的COO郑昌幸,明星级别的管理团队中有原华为公司副总裁陈硕及网络产品部总经理毛森江等,还有十多家知名公司的大额注资,它致力于开启自由沟通无界限的自由通信新时代,有着非常不错的主营业务、远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才风云没几年,2006年就被逼退出了市场。人才、市场、资金、经验都非常丰富,为什么尚阳科技沉沦得如此之快?据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原因。除了新产品跟不上之外,最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帮派严重,当时最具优势的管理团队却成了企业分崩离析的祸根。除了之前提到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有很多都是来自创业公司或者世界500强。俗话说:老大多了要翻船。能人太多各自为政,管理制度不严,人心不齐,内部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失控状态,结局可想而知。相信我们也曾听到过企业内部经营不善、业务水平提不上来、团队执行力太差、没有得心应手的人、有能力的又不够忠诚等诸如此类的抱怨,虽然一口气能说出很多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这些都可以合并成一句话,是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管理工作做得好,企业的人、财、物以最大限度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就能得到最佳的企业效益。企业气氛和谐,员工配合紧密,人才也会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培养出来、涌现出来,还有引进来或者慕名而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共同提高管理,全面保证质量,才能下降生产成本。*企业的效益来自于不断上升的质量,来自于不断下降的成本,来自于日臻完善的管理。让我们华城的每个员工、管理者,都要做好自我管理工作,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如果我们不再为质量问题是做出来还是检出来而纠结时,那么我们的质量管理已经步入轨道,我们的企业管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