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的确很大,有人尚未成年,就已举世瞩目;有人年过古稀,依然无人知晓。同样一颗大脑。一双眼睛,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的人物的。有90%的人都不知道运用自己的身心机能,只有10%的人中翘楚,才能把身心机能运行到极致。
我们也很少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一年以后我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哪些改变?五年以后我会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带来什么益处?很多年以后,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我变得有什么不同?
当今的经济社会,人们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即便是想到一些内心的问题,也只是想想,一声叹息之后,哎,我不行。或者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你,行吗?”随即彻底打消这些念头。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放下旧的思维,用崭新的视角看待自己,就会使你有底气相信,只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最高意愿,唤醒内心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
天才不是指天赋异禀的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比如高智慧、高运动水平、高逻辑思维。
有的人表面上看似迟缓,但仔细端详,他有善良、热心等美好的品格特长,杰出的一面,若能掌握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信念,就能发挥十成十的力量,成为最好的样子。
“天才是百分之一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是投入,投入再投入;是专注,专注再专注。
人常说:“助人即助己。”当你帮助他人解决了一个问题或困难,自己也就获得了明确的目标方式,以及人生中不可思议的机遇和希望,从而获得更多,拥有更多,付出更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做为人,以顶天立地的姿态,站立在大地上,感受自己和大地、他人、世界的联系,从这层联系中寻找更深层次的理想与目标,深刻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坚信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
人类的大脑本来就很杰出,就像老马识途。人也一样,有着更加丰富的内部资源。只可惜我们并没有更精于运转,这宝贵的内部资源等待我们自己开发激活,拓宽我们的意识、视野和思维。当意识洞察这些感受,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对事、人未知全貌,就轻易下了决定。许多人往往事后会发出这样的惋惜,当初我若不这样,今天也就不会这样。有些事不是后悔就能补救得了的,甚至会是终身遗憾。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失缩小到最小,坚持自律,增强自身的意愿的力量,让注意力和意愿整合起来,带着目的性、和谐性、灵活性去运用超意识,通过这种意识来规划自己的方向,升华自己的思想。当然,人生会遇到挫折瓶颈,别忘记,只管前行,这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道别样的风景。
当起身朝目标和愿景努力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身心一致在呼唤着我们,让我们采取行动,迈入下一个阶段。然而在下个阶段,内心的恐惧的声音让我们分心,并阻碍我们带着意愿和身心一致性前进。
成长过程中,有些声音会掌握我们思维的某些区域,导致我们想做的事情会不尽人意,对梦想不能实现的恐惧,害怕生活再次令我们失望。这种恐惧会时常出现,因此而产生“我永远不可能做到”的消极想法,害怕别人不满意或被拒绝,为此宁愿保持现状,安于当下,不想改变和突破。这些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拉扯着前进的我们向后退,让我们沉溺于诱惑和痛苦,无法完成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一旦了解了这些阻碍,我们就能有意识地抵抗它们,用幽默、谦卑和慈悲这三个品质战胜这些恶魔。唤醒沉睡的内心的智慧,将恶魔甩在身后,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培养自己一种全新的独立能力。无论我们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都应真诚、深刻、充满爱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会带来真正的快乐,也让我们成为自己和他人心目中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