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耳边响起这首童谣,年就在我们身边了!现在的条件好了,各种美味花样繁多,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寒冬节气里的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以前腊八粥用的种类繁多:“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这也就能很好地说明现在的腊八粥,其实是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现在煮腊八粥都是超市里买的材料,很方便,都是用高压锅煮的,但是感觉没有以前的好吃,可能是缺少了一种烟火气!
每逢腊八节,我都会想起奶奶做腊八粥时的情景。在腊八前一天,奶奶将秋天晾晒好的红豆、扁豆、红枣等干物如同宝贝一样,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挑拣出其中的杂质。再去井边将干物洗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在大盆浸润着,让它们喝饱水,方便煮粥。吃过晚饭后,奶奶将灶头清理得干干净净,把大盆里浸润了一整天的食材捞起放入大锅中,点起烧肉时才用的硬柴。灶里的火也是特别地欢快,像极了我急迫的心情。奶奶在灶前不时搅拌,我在灶口望眼欲穿。昏黄的灯光,满屋的热雾,奶奶干瘪的脸上隐约挂着笑。我烧火是坐不住的,不时趴在灶头后面,观望着灶上的情况。锅沿上冒出“扑哧、扑哧”的水泡。“奶奶,粥可以喝了吗?”“再等等!”“奶奶,粥可以喝了吗?”“再等等!”我在等待中沉沉睡去。
待到第二天,天已经放亮,清透的阳光在斑驳的树叶间闪过。我从房间走向灶头,上面摆满了粘稠且有香气的腊八粥,那蓝花边碗在此刻最有魅力,它们正在向我招手。一口热腾腾的粥入肚,让人感觉全身发热。“哧溜、哧溜……”我捧起碗吃起来,奶奶的脸笑成了一朵花。那粥里飘出的香气和嘴中呵出的热气,交融在一起,里面更有奶奶对家人温暖、圆满、吉祥的期盼。 新年的钟声已在腊八节里敲响,携带着五谷杂粮的香气,在寒冬腊月里温馨绽放。唇齿留香,岁月凝芳,腊八已至,年味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