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我们组做过一个款式,是格子裤,要对格子的,横的要对齐,竖的也要对齐,一看就知道活难做,能不能做好,那时大家的心里没把握,七上八下的,有的人急得直搓手,有的则在背地里吐舌头。
组长在开晨会时奏响了挑战的序曲:“做这种裤子碰到谁,谁都会感到头疼。一来客户要求高,眼光高,要求拼缝时格子之间的误差不能大于0.2cm,而且前片要开袋,后片也要开袋,产量明摆着上不去。其次强调的是协作精神,有困难大家共同承担,在流水时前道工序要顾及到后道工序,裤脚口的号码要一一对上,不能有偏差,不能只顾自己埋头赶进度,要求严,每一步都要做好,要对齐格子,做到细心再细心,努力再努力。发现疵布及时拿出去调片,避免重复的劳动。”话语浅显,却是深刻的。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期间,组里随时都能看到胡部长忙碌而执著的身影,忽而比对开线,忽而又对布料细心地查看,问这问那,时刻牵挂着,体现了公司上层对于我们组的关注和信赖,相信我们组能把这个款式做好,有信心完成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任务艰巨,困难更不待言,我们必须努力去克服,每天的晨会变成了动员会,怎么样完成任务成了共同的话题,大家贴心贴肝、推心置腹,组长和师傅把成品的、半成品的裤子拿出来展示,针对前一天发现的问题,一再地加以强调,就连一些个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比如,车工换锁芯,换了之后要求先试一下,针距控制在3公分12针,检查针脚的密度,看看底面线是否符合。再比如后片的抽裥,要求裥的丝绺不但两边要直,上下也要直,拼栋缝的时候从下往上拼,不能有吃势,格子必须对上,就连整袋布、兜袋布不能有止口,这样细小的活,也一一交代得非常清楚,真正做到保质保量,精益求精。这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和谐、团结的气氛包围着每一位员工,勤劳、善良和朴实是大家共有的特点,大家鼓足勇气,信心百倍,拧成一股绳,把手脚拿出来,每一个动作都带有节奏的韵律,生命在充实、在丰富。
当广播里响起胡海英师傅那甜美的嗓音,22组的任务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时,大家的眼睛里惊愕、疑惑、喜悦迅捷地交替涌现,终于,大家笑了,笑得甜,笑得美,笑得有味道。心里充满了阳光,智慧和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断地推进着强烈而激情四溢的乐章,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更强劲,更完美,在一环紧扣一环的工作链条当中,播种希望,传递热情,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