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城报第15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3年华城报第15期

写在八一建军节之际

作者:hcmlcom发布时间:2013-09-21 被阅读:3122
    曾不止一次有同事问我:当兵打过仗吗?我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不打仗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牺牲,尤其对于八十年代(实行军衔制之前)每月只有十元津贴的义务兵来说,当兵后就意味着要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在五年的军营生活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九八四年。
    一九八四年春节刚过,部队就召开了执行国防施工任务的誓师动员大会,因此项工程是二十世纪末一项重大国防建设工程,上至军区首长,下至连队战士,都感到肩负的责任。由于施工地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在室内还有半个月才停止生火取暖、室外温度零下好几度的三月一日,先头部队就向天山深处的工地出发了,路途除了要经过几条涉水河道外,还要经过一段左边是抬头望不到顶的陡峭山崖,右边是带着冰雪的湍急河流,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山腰滚石的临时便道。经过一整天的跋山涉水,傍晚,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战友们有的支帐篷,有的到山的北坡铲雪化冰,供炊事班做饭使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帐篷支好了,大家也吃到了炊事班在呼啸的寒风中做出的第一顿饭。
     第二天,大家就投入到了“营建”的战斗中——开挖“地窝子”。所谓地窝子,就是利用自然斜坡作房顶,切出一个横断面,每隔10米开一道门,每道门开挖出了一个长4米、宽4米、高3米的“窝子”,上面搭上杨树,铺上芦苇,抹上泥浆,就成了施工部队的“营房”了,半个月的营建是艰辛的,而更为艰辛的是进入施工阶段,每天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原因,那里形成了一种早中晚温差特别大的气候,这种气候在春夏之交特别明显,早晨让人感到寒风刺骨,而中午又是烈日炎炎,“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当地气候的真实写照。由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大家不仅要经受汗水湿透衣背的劳苦,有的肩膀上还晒出了水泡,水泡破裂后接着就是脱皮,由于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个个变得像非洲人一样黝黑发亮。由于条件限制,生活用水是用抽水罐车从三公里外的河里拉来的,晚上照明只能用蜡烛,没有电视可看,一部收音机就成了大家每天了解社会信息新闻的唯一来源,而且信号还不是很好。平时,大家盼望的不是礼拜天的休息,而是一个星期来一回的生活车的到来。平时的生活用品,给家人、朋友的书信往来,都得通过生活车的捎带,即使每次收到就立即回信,一封信的来回也需要一个多月。尽管条件有限,但因为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总是有一团青春的火焰在心里燃烧。大家因陋就简,利用口琴、吉它、竹箫等一些乐器,空闲时自娱自乐,连队之间也经常组织一些歌咏比赛,总之,大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风貌来应对单调的文化生活。也有人自嘲道: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蓝天像簸箕(因山谷里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道路像蚯蚓。
    半年多的施工任务是紧张的,也是很艰苦的,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退    缩。到9月中旬,部队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得到了乌鲁木齐军区的通报表彰。退伍后,有人问过我:离开部队时,部队给多少“退伍费”?我说180元钱,还有30斤全国粮票。那人有些好奇地接着问道:当兵后悔吗?我说,有什么后悔的,应该感到光荣与自豪才对啊。如果站在个人利益的观点来看五年的兵役,无疑是吃亏了,如果站在国家利益的观点上来看,服兵役是每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正如歌曲所唱:“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妈妈谁来保卫她。”“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
    今天的80后、90后,也许偶尔会感受过寒冷,但你无法想象在零下十几度的自然环境中作业的滋味;也许你偶尔感受到饥饿,但你无法想象在两天两夜的暴风雪中无法进行炊事作业的那种心情;也许你偶尔经历过危险,但你也无法想象真的险情降临头顶时的那份惊恐……而这些我在1984年都经历过,不,应该说我们那群人都经历过。今天我在这里说这些,不是炫耀自己的人生经历,想想长征二万五,想革命老前辈,他们连生命都失去了,我们这代人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因为有了五年的当兵经历,让我对华城“团结、勤奋、奉献”的企业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因为有了五年的当兵经历,我更能体会到坐在宽敞明亮、夏日有空调、冬天冻不着的车间里工作的那份幸福;因为有了五年的当兵经历,我更能体会到看似平常,实则应该好好珍惜的这份工作的安宁;因为有了五年的当兵经历,在物质生活上,我比有的人更容易满足,从而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所有这些,难道不正是五年当兵经历留给我的人生财富吗?今天在华城工作,不正是我人生经历中的又一次财富吗?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向在华城集团工作的所有的退休军人学习、致敬! 最后,还想对华城同事们说一声:请珍惜今天的工作吧,我们今天够幸福了。
 
Copyright © 2005-2025 by 平湖华城茂麓制衣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0946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兴平一路508号 电话:+86-573-85091999 邮箱:master@hc-ml.com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推荐  嘉兴经信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