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九月份的时候,拉襻那边又忙不过来了,这不,组长让我去帮忙,学拉襻。拉襻就拉襻,我也不说什么,欣然接受了。其实刚刚进华城时,看到那些小姐妹机器踩得“呜呜”响,襻从手里“哗哗”地流出,我看着就羡慕死了,心想,啥时我要是也会踩机器该多好啊。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可是万事开头难,看着别人做起来那么顺利、轻松,可轮到我了却不是那么简简单单,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刚去学时,我针都穿不进去,明明针眼在那里,线捏在手里,可左穿右穿线就是进不去针眼。尤其是底线,弯弯曲曲,左拐右拐,简直像迷宫。还好,拉襻那里有两位好师傅,干了十年的刘英老师傅和性格温和的黎玲大姐。每次我穿不进去线时,黎玲大姐总会不厌其烦地放下手里的活帮我。而且还跟我说:“发采,干什么活都不能心急,你得沉住气,时间长一点,你就会了,熟能生巧嘛。”而遇上比较难一点的故障时,我就找刘英老师傅,她毕竟干的时间长,有时候过来瞧瞧,底线松一点,面线紧一点,一些小问题在她眼里还真不是问题,从她身上似乎让我知道什么叫“经验”。
可别看一个小小的襻,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面料,针距、宽度各不一样,你得随时调整,而且拉出的襻针脚松紧要均匀,宽度要在标准内。拉时,你得随时检查,否则的话,跳针啦,进垃圾啦,或是偏啦,底面线挂住了,什么毛病都有。好在我也想下决心学点技术,加上两位老师傅的耐心指导,慢慢地我也懂得了一些基本技巧,做起来也顺利了。
也许是刚学的缘故,机器好像也不待见我,变着法儿出故障。那天建东师傅过来说:“你这台机器坏的频率最高。”他嘴上那样讲,修机器倒蛮快的,从来不会耽误多久。那天晚上加班,我心想着把几个组的襻一定全部拉完,不然明天又要来不及了。可事与愿违,越急越出乱子,卸针时一个小螺丝又被我搞丢了。当时我急得要命,情急之下,我让组长去找建东师傅想办法,他二话没讲,拿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螺丝来帮我试配,好在后来我又用吸铁石找到了,建东师傅的尽职尽责和修机器的速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敬业,什么叫术业有专攻。
拉襻时,免不了要与车位上的跟单师傅和组长们打交道。每次我碰上她们送过来的料,有的接反了,有的接头大了,龙头进不去或是绕到一起,我就跟她们反映,而她们态度都很友好,也能虚心接受并改正。特别是十七组的徐杏弟师傅和六组的毛中妹组长,如果说风风火火、亮着嗓门喝退群雄那叫魄力的话,那她俩的温柔大方和心平气和,则更彰显女性魅力,简直无懈可击,更让人心服口服。每次见了她们,我都会忍不住叫一声:“漂亮组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会的不难,难的不会。”也曾经一度沮丧到不行,也曾经被个别组长催得想要转身离去,所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很多时候,对于某一件事,我们不缺勇气,缺少的可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在每个人面前,也许都横亘着许多坎,很多人之所以难以跨越,缺乏的又或许是一种坚强、一股韧性和一份执着而已。而当一旦战胜这些,我们则可自豪地说:那都不叫事儿,因为人生最大的劲敌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