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城报第12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7年华城报第12期 最近一段时间,广播里胡师傅和小陆老师一直在宣传要我们员工朋友们在食堂吃饭,吃多少打多少,不要随意浪费粮食。
说到勤俭节约,其实在我们上小学时,老师便教了我们一首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只知道背诗,却不知道去理解诗中所反映的农民种粮食的辛苦。随着年龄渐长,便知晓碗里的米饭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虽然现在条件好了,农民们种庄稼可以用机械化操作,但仍然免不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有吃有穿,但并不是说就可以随意浪费。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我爹妈对我们四个管教得特别严。吃饭时,不许把饭撒在桌子上或地上,吃饭夹菜时,要慢些,要用碗去接住。万一不小心掉到桌子上,也要随即夹起来,放到碗里,或者喂给小猫小狗,而且规定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允许有剩饭的。有时候我们有剩下的,父亲从不嫌弃,默默地把我们吃剩的倒在他碗里,然后吃掉。儿时,父亲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一直铭记在心,从不敢违背,哪怕是一粒饭、一勺菜都不敢浪费,因为我知道那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
还记得在我们2014年的文化强企联欢会上,董事长专门讲到一个勤俭节约的故事,他说他小时候,他母亲每天做饭,都会从米缸里抓出一把米放在一边,贮存一下,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别人家没有米了,而他们家都有米做饭,而且还把省下来的米接济给邻居。可能正因为董事长母亲的勤俭节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董事长,以至于在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中,一边辛苦创业,一边勤俭节约,才有了今日的华城。董事长也讲了一个很实际的现象,他说同样是打工挣钱,有的人盖起了房子,买起了车子,而有的人一直一事无成。那句话当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后来,我和老公一边花钱培养上艺校的儿子,一边精打细算,终于在去年也买了一套房子。如果我们不节约,像有些月光族一样,那我们也是供不起孩子上大学,也买不起房子的。
勤俭节约,它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比如人离电熄,洗好手关水龙头,用完的纸反面也可以重新打印,像我们裁剪车间码布也要特别注意长度,缝制车间员工也要珍惜每一筒线......就说这些不起眼的节约,一天省一点,一个月、一年、几年,累积起来,可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节约是不花投资的收益。反之,如果我们不懂节约,什么东西都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任性妄为,那么后果是可怕的。毕竟,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俗话说:攒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看来,勤俭节约对于我们真的很重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我希望这句话能成为我们每个华城人的座右铭。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