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城报第24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7年华城报第24期 不知不觉,在华城工作已经两年了,一直都是做裤子。自从换了羽绒服,很多同事都不适应,因为做习惯了裤子。她们有的做一道工序做了好几年,时间长的十几年也有。服装这个行业熟能生巧,就算是裤子换一个款式也要几天时间适应。和做羽绒服来说,简直天壤之别。
上衣和裤子区别太大,做裤子的经验再好,做起羽绒服也不那么得心应手,尽管师傅手把手地教,耐心地讲,可做起来成效一点都不显著。就说亚英阿姨吧,她在华城工作了十一个年头了,一直都是做裤子装边袋,正所谓熟能生巧,别看她年纪大了干起活来一点都不含糊的,灵巧的双手干起活来就像变戏法,看她干活都是一种享受。现在做羽绒服装袖里子,那里布很软又薄,粘机器,很容易打裥,她那灵巧的手也变得笨拙了,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劲地说不如裤子好做。
对于我来说,来华城之前一直是做上衣的,棉袄、羽绒服都做过,熟悉起来比她们快得多。可事实上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游胆布之前都要校片的,一片一片画过,袋位有专门的模具。以前在其它厂里做从来没画过,没用过模具,都是按剪口做,难免有偏差,而这里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每一个缝位都拷边,之前我一直以为有夹里的衣服是不用拷边的,因为在里面看不见。质检部长说:“你做过羽绒服,我们这里要求可能不一样,从校片、游胆布到充羽绒,每一步都要按我们的工艺要求去做,去画,充过羽绒要称。” 记得第一天下来,我们才做十几件羽绒服,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检验员拿不到合格的衣服也急得不得了。毛毛厂长亲临现场亲自示范,她对我们说:“换一个款要时间适应,但是我相信精一艺通百艺,再大的困难我们也可以征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
从一开始的十几件,到现在我们能做两百多件,而且返工越来越少,是与她们的谆谆教导分不开的。一个传统的老字号能够一直传承,一个企业能够越来越强大都有它们的生存之道。“诚信人和”是我们华城企业文化的精髓,“团结、勤奋、奉献”是我们的企业精神。让我们华城人团结一心,勤奋工作,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有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并战胜它,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