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城报第14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8年华城报第14期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不但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是劳动人民不断奋斗的力量,历来就得到国人的传承、发扬和传播。作为一名新时代华城员工,更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俗话说: 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三餐,每念农夫之苦。每当走进食堂,看着盘中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就会想起在乡下种田的农民,包括我的父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一个好收成,顶着烈日,不畏风吹雨打,在田间劳动。打药水、施肥、收割,然后再把打下来的粮食一袋袋运到乡里,城里,再经过一系列的劳动,才有了这香软可口的米饭和馒头,我们应该珍惜农民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胡师傅经常讲,吃饭吃多少打多少,不够可以再打,不要有剩饭剩菜。那些不懂得节约而被倒掉的粮食,是农民的血汗,是对农民劳动成果的践踏。光盘行动,杜绝浪费,从你我做起。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在逐年减少,因此我们也要节约用水,看到未关闭的水龙头时要及时关掉。记得去年夏天,我所在的小组为了赶交期,临时加了一会班。隔壁小组完成了任务,组员都回去休息了。这时我们看到这个小组的组长从前走到后,检查未关掉的机器立即关掉,再关掉组上的灯,为公司节约每一度电。张董经常讲,节约下来的都是净利润。日常工作中,换款时我们应把剩余的线及时收好,套上塑料袋及时放到线柜里,下次再用。未用完的橡筋、裤襻等都交给师傅放好,下次可以再用。在家里我常告诉我儿子,买的作业本正面写完之后,反面还可以再用,可以作为草稿用。吃饭时桌子上绝不能有剩饭剩菜,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的习主席在《治国理政》一书中提醒国人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就让这一警句时刻来提醒和鞭策我们吧,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而懂得节约的人。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