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华城报第8期

首页 > 华城报 >2010年华城报第8期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作者:hcml发布时间:2010-05-10 被阅读:1730
一个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密不可分的。这不单单是表现在当一个企业成功运作时,需要员工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还表现在当一个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时,员工的团结一致和努力工作往往可以使企业转危为安。
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是每位领导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基层领导在日常工作中所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那么员工的积极性到底来自哪里?调动员工积极性究竟应该从何处着手?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总的来看对其影响的因素不外乎两个方面:员工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
每一位员工都有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只有这两个动力同时起作用,才会真正有积极性。两个动力要同时起作用,就要一手抓制度,一手抓文化。用制度去控制员工的利益,用文化指导员工的思想。
一、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抓好制度建设,要注意的是,出台的规章制度要能让大多数员工能接受。只有被大多数人真正接受了,规章制度才能真正的执行贯彻,才会有生命力。设计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以绩效考评为基础,设计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保证各职级人员符合职级要求。晋升和淘汰都要有公平、量化的标准,不同职级人员根据其重要性由不同部门或人员决定。竞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将竞争机制引入内部管理,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考评是通常使用的一种竞争机制,它通过考评内容和方式的预设,直接引导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方向和力度。但是任何一种竞争机制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竞争必须公平、公开、合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二是必须掌握好竞争的力度,竞争的同时强调协作。
在强调制度的同时,要关注员工的成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自主,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受到大家的认可,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意义。优厚薪酬只能用来留住员工,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利用员工自我激励的本能,挖掘员工的内在动力,让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发言权。同时,管理层也要尊重员工,不管技术如何先进,完成任务主要还得靠人。大多数的领导喜欢向员工明确工作内容而不是明确工作职责。当一个员工只明确工作内容,他们会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没有什么成就感;而通过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那么他们会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进而能从工作价值中获得激励,这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随之而起。
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抓好文化建设。进过长期沉淀形成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而迸发出很强的超我动力,即使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会主动工作。这是每一名管理者都不断追求的目标。企业文化建设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充分条件,只有通过文化指导员工的思想,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超我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性。
要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还要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员工的后顾之忧主要来自于家庭。而一个有后顾之忧的员工,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作为领导者,需要的是随时掌握员工“后顾”情况的变化。要把关心员工生活作为构建和谐华城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融洽关系,增进感情。要始终把员工的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解员工之所难;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员工家庭,了解掌握员工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对生活困难、生疾患病、孩子升学等等难题,主动做好排忧解难、济贫帮困工作;要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真实想法,主动吸纳员工的意见建议,营造平等交流、互通合作的良好氛围。一个有效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个案可以赢得一片人心。员工对企业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才能引发责任感,形成进一步的超我动力。
领导要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待人真诚、热情工作、体现特长。如此人人都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辱观,树立起“团结、勤奋、奉献”的精神,则人人都会发自内心地主动工作,无私奉献,工作积极性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保证。
Copyright © 2005-2025 by 平湖华城茂麓制衣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0946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48202000251号


地址: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兴平一路508号 电话:+86-573-85091999 邮箱:master@hc-ml.com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推荐  嘉兴经信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