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1-02-21 被阅读:782 小时候听奶奶经常讲父亲的事,奶奶说父亲是非常智慧的,从小聪明勤奋。随便一块黄泥巴就能捏出很生动的小动物:猫、狗、鸡……西游记当中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块普通的木块,父亲巧夺天工,能雕刻出英俊潇洒的美少年。
父亲生于建国的前一年,上面三位哥哥,两位姐姐。
我一直觉得我的奶奶太伟大了,在那个年代养育六个孩子,而且都念到了中学。爷爷是一位厚道人,没有什么费心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奶奶的智慧,再也许是爷爷的福气。以至于后来父亲成年后,家里、家外的事都是奶奶和父亲主持、决定。(三位伯父,两位姑姑,都进了城,吃起了商品粮)
凭着父亲的聪明才智,想进城谋事是件不难的事,思来想去,父亲还是留在了农村,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父亲在下学后跟着高五爷爷学过木匠,高五爷爷和我们家是世交,他的木工技术造诣很深,对父亲要求很严格。父亲从五爷爷那学来得,不光是精湛的技术,还有五爷爷身上高尚的品格,孝悌忠信。
父亲的孝闻名乡里。从我记事起没听到他和爷爷奶奶大声说过话,受父亲影响,我们兄妹几个对爷爷奶奶更是孝顺。
奶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天气稍一凉,就上痰,痰盂轮不到别人倒,兄妹几个,谁放学早,谁第一件事就抢着倒,生怕给别人抢走了。傍晚,在奶奶睡觉前,兄妹几个总是抢着把奶奶的痰盂给洗净摆好。
一日三餐,饭桌上总是两样的饭,那时候的条件,哪像现在,把什么东西,好的都留给孩子。奶奶总是把她那一份分别夹给我们的母亲和我们兄妹。但是父亲在家,我们就是再想吃那个东西也是拼命摇头。
说真的,我从一开始写作文,老师们一致说我的文章写得好,(尽管至今未写成什么)但是我从来没有写过我的父亲。我老是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够,因为父亲所做,真是堪称事迹,感动着我,触动着我的内心,太伟大了。
奶奶在1988年,冠心病复发,连续昏迷9个小时,大夫、家人就这么焦急等待看着。这时大夫说,其实老人嗓子里的痰要是可以吸出的话,完全可以转危为安。大夫的话刚一落地,父亲便靠在奶奶的床前弯下腰,脸贴在奶奶的脸上,用他的嘴对着奶奶的嘴使劲吸,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想不到父亲这一举动,果然在父亲把奶奶口里的痰吸出后,奶奶竟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了。
大夫激动地跟奶奶说:“四大娘你醒了就好了,您有这么个好儿子,是他把你口里的痰吸出来了,你才醒过来的呀。”说着转身双手握住父亲的手,泣不成声,喊着我父亲的名字:“洪炳,你真正给了我上了一堂课,谢谢。”
对兄弟姐妹,也是用他的行动书写了天地间的“悌”。
父亲的堂哥在安徽巢湖,也就是我们的堂伯父,老年后患上了半身不遂,行动不能自理,说话含糊不清,伯父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他父亲的骨灰一直在巢湖,他一直想让父、母团聚(并骨),他的母亲的坟墓在我们河北老家,伯父让他的儿子给我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我父亲这件事。
就在那年的秋天,父亲坐火车来到巢湖,接伯父、伯母还有我二爷爷(伯父的父亲)的骨灰。
回河北要从合肥上车,这是件多么不易的事,伯母是广东人,身材矮小,伯父是不能自理的,体积大,到哪去都必须父亲背着。马上火车要开了,伯父说上厕所,父亲急得又把他背到厕所,没等他解开裤子,却拉了一裤子,父亲急得汗如雨下,车要开了!天无绝人之路,正好一位乘客上厕所,见状把他腰下的水果刀递给父亲,父亲用水果刀把内裤解开,把粪便连同内裤一起扔了。等父亲把伯父背到火车上,深秋的天气是很冷的,父亲却汗水如雨,伯母流着眼泪:“四弟,我们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有你这么个弟弟。”父亲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信念。
父亲毕恭毕敬,按着北方习俗安葬了二爷爷,让他和二奶奶团聚,了了伯父的心愿,完事后伯父啰啰嗦嗦对着父亲说个不停,脸上一直淌着泪。
父亲平凡而伟大。曾经在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根治海河当中,十几年的时间奋斗在河滩上,睡的是工棚。父亲从事的工种是维修,当时的农民都使用的木质独轮车,工作量大,在运作过程中也就特别容易出毛病,父亲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工作,曾多少次昼夜赶工,说是当时维修工很少,尤其是牵涉到的木工技术。父亲的精神在当时感动了多少人,赢得了无数人的赞叹。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墙壁上贴满了父亲的奖状。
虽然父亲做的这些事并不是什么壮举,但是在我心里父亲是英雄,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我也一直告诫自己,时刻做好自我,怀着父亲一样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家庭、社会以及企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一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