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参加《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征文活动,我有心专门倾听收集整理了华城人讲述对平湖的一些个印象。
华城人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华城之所以能够留住员工,除了工厂规模、企业文化、薪金待遇等硬实力外,平湖的环境也是他们留恋的一个方面。清澈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整洁亮丽的街道、杨柳依依的河畔……如今,平湖面貌持续焕新,行走在平湖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处处皆是美景。就在华城所处位置兴平一路马路两旁,景色也是美不胜收。观赏石、草坪、树木、鲜花,员工们走在上面,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一、八组拷边工胡鹏举:“交通秩序非常好。”
说起平湖近年来的变化,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平湖人比较富裕,私家车比较多,车水马龙。我骑电动车上下班已好几年了,以前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出行常常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近年来,平湖市各部门的宣传工作都做得很到位,现在的我每次出行都会自觉佩戴头盔,交通意识越来越强。
不仅如此,我感觉现在平湖市各条道路上标识标线也完整清晰多了,两侧的绿化带也越来越美观。城市的颜值提升了不少,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二、八组车工金春枝发出这样的感慨:“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在华城工作十几年了,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建筑物的变化。以前这条路的两边都是平房、砖瓦房。她指的是兴平一路向南的一条马路,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十几层、二十层高的楼房随处可见。商场、商务楼、酒楼、居民楼……“品种”繁多。 挨挨挤挤的高楼大厦凑在一起让原本不大的平湖看上去小得像个小村落。人们也都住上了别墅、小高层,有的还自己造房子呢!小区里环境好,还装了监控,每天都有保安值班!
三、九组小烫金社珍:“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我是地地道道的平湖人,今年是来华城的第十九个年头。十九年来,我看着平湖的道路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美,城市环境面貌越来越好。我住在通界桥马厩村,以前农民种地,由于没有像样的路,不到三里的田地里收割的稻子等庄稼,要靠水泥船来装,再运到通界桥的粮管所。马厩到通界桥三里路,费时、费力又费财。寒冷的冬天遇到下雪的日子,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可能陷入底下还有冰水的垄沟里,其窘境难以言状。到平湖城里也要摇船,十二里路要摇一个钟头。现在,我们村里通上了公交车,我们可以乘上公交车去街上游玩。当初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以后要买轿车,在自己熟悉的家乡乡村新建的道路上奔驰。
现在,宽阔的公路两旁,白墙黛瓦的江南农屋、各种风格的乡村别墅、宽敞的桥下及清澈的河水令人无比舒坦。我从内心里感激美丽的乡村道路给我带来的惬意。每当我乘华城的厂车回家的时候,我喜欢在院子的大门前放个矮凳和大家一起聊天。看着那些饱经风霜的脸,有时朝着屋前的乡村公路眺望,常常会露出一丝丝心满意足的微笑,并自言自语“有路真方便,共产党真好”。是的,我也难以再用言语和文字来表达对共产党的那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