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永远不晚,坚持才有胜利
发布时间:2022-03-29 被阅读:695 有句话说,上帝为每只笨鸟都留了一根比较低的树枝。所以平凡的人们也总会有一席之地。就像我们常常听到的“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
有人自谦:“噢,这个我不行,做不好,那个我做不来,不行,不行。”实际上,你在什么事情上花了功夫,结果就会在哪里。如同农民种庄稼一样,哪里播种,收获就在哪里。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的经历。人生如梦如烟,转瞬即逝,尊重自己的生命,不浪费光阴,让自己短暂的生命绽放出灿烂光辉。一生之计在于勤,庄稼人过日子说:“人勤地不懒,人勤生百福。”学者讲:“书山有路勤为径。”艺术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总之,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勤”字,勤和努力相关联,勤能补拙,勤更能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都应以勤为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最好的生活一定不是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得来的幸福生活。千万不要相信人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只有百米短跑是这样的,真正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当人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姜太公,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年轻时候宰过牛,卖过牛肉,开过酒馆,就这样一直到了70岁,默默无闻。但是他时刻没忘记他的理想,梦想,始终坚持学习,读书。直到暮年,姜子牙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姜子牙80岁出山做丞相,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辅佐了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北宋文学家苏洵,老而好学,大器晚成。苏洵年轻时游手好闲,到处游玩,典型的一个混吃混喝的二世祖模样。他的妻子多次劝他学习读书,他始终不听劝告。后来,他哥哥让他把游历的名山大川的秀丽景色描绘于纸上。他当时愣住了,腹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该怎样表达,急得抓耳挠腮。后来他的哥哥又让他整理家族族谱,当他看到苏家先祖的事迹后,大彻大悟,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于是便改过自新,奋发读书,决心改变自己,因此有了《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可见,人无论处在马拉松赛场的什么位置,能坚持到最后才是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