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勤奋、奉献”是华城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现,也是华城员工平时工作的目标追求。现在是金秋,再过两个多月,一年又要过去了。在华城经过差不多两年的工作与学习,让我感慨良多,华城集团由弱变强,由小到大,成为中国服装百强企业,不是毫无根据得来的。因为华城有高瞻远瞩的张董,在衣歌路有和蔼可亲、能力超凡的沈总,有各级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部长,更有工作生活在各个基层岗位上为班集体献出全部心血的组长、跟单们。在衣歌路七组就有一位几乎几年如一日、爱厂如家的好组长朱娟红。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也一样拿来对比一下,孰优孰劣一清二楚,就好比我以前工厂的组长公私不分,如有员工给她买吃的喝的,她就尽可能地照顾她,停工了也把时间补上,更有甚者到面料仓库拿布料给她做衣服用。而对一心一意工作不会奉承的员工从不会高看一眼,工资也压得很低,因为她有这个权利。后来熟练工人对她不满意,越走越多,剩下的员工到厂部控诉,把她撤了,事情才解决。虽然这其中有工厂管理上存在漏洞的原因,也有管理者素质低下的原因,各种因素加起来一个上千人的企业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垮掉了。而我现在所在的衣歌路七组这个班集体,在组长、跟单的带领下,这几个月生产羽绒服百分之百完成任务,质量也保持在全优。因为我女儿在读初中,上学比较早,我把她送到学校后,直接到工厂。到了车间后没几个人,而朱娟红组长早到了,她先把前一天的羽绒服的毛洞封好,把任务数做足,接着到每个流水工序去看一看,有没有需要调度的地方,缺人的顶上,不缺人的她这里拿一点,那里拿一点,尽可能地让流水顺畅。平时她话也不多,态度也很好,从不恶声恶语。待员工真的像亲人一样,跟我以前的组长比起来真的是天上地下,让员工有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
一直有员工说我是来工作的,来挣钱的,不是来受气的,如果管理者一直板着脸,一付你爱做就做,不做走人的样子,一直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真的很难有家的归属感,很难把工厂跟员工融为一体,从去年我到华城上班以来,我一直说华城企业有一股魔力,不知不觉把人就吸引进来,刚过年哪怕不会做的员工在老员工的带领下,在班组长的鼓励下,没有多少天,就会跟上流水,跟整个班组融为一体,还有从班组长到部长到沈总,整天都是微笑示人,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在别的工厂你真的遇不到,我做过全日资厂,半日合资厂,民营厂,都是谁的工厂,你得听谁的,这跟华城企业没得比。我思来想去一直在破解这个难题,现在想出来了,华城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了,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亲如家人,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虽然我上班很早,在四组却已看见毛毛厂长、忠琴部长、秀芳部长在四组帮忙,因为赶着出货,而车位上还没几个人,一般在别的厂如果你的班组来不及,就晚上加深,再来不及再加深,而我们华城不一样,到点了停电下班,来不及领导起早摸黑地帮忙,就好比家长爱子女一样。在下午的《人生加油站》中,播音员小汪播放通知:天凉了,下班从11月2日起提早半小时。这不是一般的关怀,这是深度的人文关怀。 有人会问:明年你在哪上班?我会骄傲地说:当然在华城。
在外面漂泊不定,尝尽人情冷暖后,你才会觉得有家的感觉真好。而华城,就是我们心中温暖的家。
华城我想对你说,对你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