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年份,持续的酷暑高温和“菲特”带来的洪水,让我们这个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我们知道粮食是农民辛勤耕种换来的,小时候就读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正是历代农民生活的写照,虽然现在都有机器操作,农民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但是粮食毕竟是来之不易的,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地球上还有数千万人处在饥饿的边缘,因饥饿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不胜数。现在国家都提倡光盘行动,我们上饭店吃饭,吃多少,点多少,杜绝粮食的浪费。在员工食堂,我经常看到有些员工的饭没吃多少就倒掉了,“能吃是福,浪费可耻”,在公司上班的员工大都吃在食堂里,每逢吃饭时,打饭要尽量按自己的需要,吃多少,打多少,杜绝饭菜的浪费,你眼睁睁地看着白花花的饭菜倒入泔水桶而不心痛吗?
记得小时候,因为人多地少,没有科学的管理,水稻亩产只有五六百斤,我们都要种早晚两季水稻,那时也没有机械设备,全靠人工插秧。早稻时,赤脚站在水田里插秧,一阵寒意直上心头,汪汪水田还要及时播种。等到收早稻、插晚稻的“双抢”时节,更是劳累之极。天气炎热,闷湿的稻田里要抓紧抢收,割完了稻子还要抓紧插秧,家家户户忙得老少全上阵,排除万难也要做好抢收、抢种工作。
现在多好,有机械化的操作,有科学化的管理,农民不再那么辛苦,现在的农民也都光鲜亮丽地在公司、在企业上班,手上有技术了,口袋里有钱了,大手大脚不珍惜粮食的情况 也屡见不鲜。但粮食资源毕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何况我们是人口大国,未来的十年,我国将是世界进口大国,难道真的要等到手里握着钱而买不到粮食时,才知道粮食的可贵吗?
珍惜粮食,保护自然环境,是一个人的素质,也是一个民族的素质,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行动起来,让地球上的人们都能吃上粮食,红光满面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