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十九期我们三厂裁剪车间海燕写的那一篇《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不禁掩卷沉思,似乎有太多的同感,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人生的真谛,也应该成为我们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的座右铭。其实,那天当胡师傅在广播里告诉我们那一则招生的消息时,我当时就好激动,也很想去报名参加,可后来才知道只限于本地户口,刚刚被激发的热情似乎一下子就凉了下去。不过,后来我也想开了,也为他们本地人高兴。不是说华城本身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吗?我进不了课堂学习知识,但只要我想学,我肯学,也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去学习,因为边工作边学习本来就是我们华城员工的一大亮点,这样一想,我也就释然了。
俗话讲: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是的,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在业余或空闲时间学点什么去充实自己,只会被历史的列车遗弃在原始的轨道上。遥想当年,风华正茂的我自以为是,因为上过学识些字,便认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然而,在这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屡屡碰壁的人生经历,它让我觉得年少的我是多么的狂妄自大和愚不可及。但也正因为这些年的步履维艰,也让我彻底明白,知识是需要不断吸取、不断更新的,犹如人体的新陈代谢。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这和现代提倡的与时俱进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那一次演讲课上,一位小兄弟的演讲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说:“一个人,无论他的学历有多高,走入社会,一年不学,知识折旧20%,三年不学,知识遗忘80%,五年不学,最后恐怕连说话和沟通都困难了。”多么精辟的至理名言啊。
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因为学海无涯而人生有涯,我们学书本知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实践出真知”,如果不去实践,再多的理论知识也等于零。这不,原本一直在粘衬组的我,那天突然被组长叫去学拉襻,两个月下来,也让我学会了一些拉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当然,跟那些师傅相比,相差甚远,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虽然其中也不乏艰辛和挫败,也曾经让我极度沮丧,好在我从来就不放弃,一直坚持着。经历了一些事,它只会让我遇事更冷静,更理性地去做好工作,让我知晓工作中的学问也是非常多的,而不是逃避和抱怨。
人这一辈子,如果真想学的话,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愿我们都能惜时如金,有选择地去学一些,不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工作技能。瞬间,它让我想起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