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华城谱写可持续发展的凯歌
作者:hcml发布时间:2008-01-18 被阅读:2673 回想我与《华城报》共同走过的日子,思绪绵绵,感慨万千。在此说说我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属于我们的快乐。找出当初的第一期文化期刊,拿在手上让我浮想联翩,创刊到现在的一幕幕映入眼帘,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呀。虽然那时的文化期刊和现在的华城报相比显然有点老土,但它的价值含量早已无法估算。用我的眼光看就好比是一棵嫩芽已长成现在的模样,当然这中间有着热爱《华城报》的各位员工的浇灌,这棵嫩芽才得以茁壮成长。
在《华城报》创办的六年当中,编者与读者携手并进。一路上我们大家用自已探索的眼光,科学的思维,艺术的手法描绘了华城发展的历程。伴随华城的发展壮大,我们现在的每一笔都是多么的有意义。《华城报》的星光大道上能留下你我的脚印,若干年后我们再回首时是不是非常的有意义啊?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今年又有好多新的同志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这给我们《华城报》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新的理念,我们永远欢迎有更多的员工朋友参与到《华城报》的建设中来。《华城报》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载体,她承担着我们企业文化的舆论宣传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送,把领导的思想传递到员工中,把员工的心声反映到公司,更好地为我们华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的竞争,我们如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提高人文素质,贵在坚持。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人生最难是坚持。谚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 这句古语生动地说明了最后十里路程的艰难,说明坚持的不易。前面九十里可以比较顺利地走过,但最后十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就很少。所以走了九十里却相当于走了一半。同样的我们《华城报》现在虽然有了一点点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要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多发动身边的员工让大家都拿起手中的笔,把大家所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的报纸才能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提高人文素质,要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往往可以反映出人的素质高低。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是一面旗帜,我们是代表我们华城的文化发展方向,所以我认为我们自己的素质一定要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引导每一位员工。西方一位曾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这一片大地之上。”这句话的后半句,即“栖息在这一片大地之上”,所有的人都做到了,但前半句即“诗意地栖息”,做到的人却不是很多。不少人的生活缺乏诗意,整天像机器一样运转,像动物一般生存,精神上没有追求,感情上缺少交流。《华城报》的最大出发点就是要找到我们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这种融洽、契合,传递新的思想,传递新的文化,让我们华城在质的根本上有个更大有跨越。
《华城报》应该勇敢地承担起传播和发扬企业文化的崇高使命。我们要认识到《华城报》的四个优势:一是覆盖优势,上到领导干部,下到一线班组,都能看到报;二是载体优势,白纸黑字、图文并举,为群众喜闻乐见;三是平台优势,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可以下达,下级的工作动态和思路可以上传,可以促进上下左右的交流;四是整合优势,企业的长期积累,就是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聚集的历史,记录下企业的历程、经验和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资料也就可以形成了。
《华城报》的本质属性应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园地,是广大职工的精神家园,是管理思维探索的实验室。今天的报纸,明天的历史。如果年轻的华城将来发展成一个国际大公司,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那么今天散落于我们办公桌上的那一张张《华城报》,就将让更多未来的员工知道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历程、我们的思考。大家会感受到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什么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什么叫博大精深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