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确实,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回首过去,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一代代英雄随之东流,展望未来,九十三年党的历程,一幅壮丽画卷已经打好底色。历史和现实不断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共产党人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同年9月1 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我党为“社会党”,后来改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奋斗中孕育和诞生了。据《人民日报》6月24日报道:党的诞生地嘉兴的社科理论工作者经过三年的实地调研和详细的史料考证后,发布了中共创建史最新研究成果:一大召开时全国六个小组及旅日、旅法小组共有58名党员。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党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纪念党的生日,直到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7周年纪念日。”此后,党就有了自己的纪念日。当年共产党宣布成立之时,发起者们还来不及将一个崭新的革命党应具有的一切考虑周全,没有自己的党旗党徽。第一面党旗出现在毛泽带领的秋收起义中,设计制作者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何长工。当时的旗帜用一大块鲜红的布制作,在中央缝着黄色的五角星,五星的中心位置,画着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1943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党旗的样式,保留铁锤镰刀,铁锤是由原先的斧头演变而来,去掉了五角星。1945 年 4 月 23 日,七大会场第一次悬挂正式的中国共产党旗和党徽,结束了党从“一大”到“六大”没有正式党旗和党徽的历史。
熟读党史,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人,作为先锋和代表,站在人民群众的前列,带领着人民从血雨腥风中一路走来,历尽无数艰难坎坷,走出浩劫,走向新生,开创了一个个人间奇迹,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谁能相信,那小小的政党能够把握中国的未来,能够背负起这个世界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就是那星星点点的红色火种,燃烧了中国大地,驱逐了列强欺压,让千疮百孔、病入膏肓的旧中国重获新生。融入历史,我们感受着沉浸其中的悲痛与喜悦,从嘉兴南湖的烟雨迷朦到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从秋收起义上井岗到建立革命根据地延安;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促进了国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经过血的教训,我党制定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积极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号召全民族抗战,成功地将日本军队赶出中国,继而消灭蒋家王朝 ……战火中,多少英雄儿女为了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中国人民过上当家作主的幸福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阶段。我们的党兢兢业业,为探寻国家人民富强之路而奋斗不息,把民生事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我们党前进的每一步都心系着群众、服务于群众。历经93 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刚成立的新中国,经历了多少的战争沧桑,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我们的党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国民经济就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了摆脱落后农业国的称呼,1953年在党的领导下, 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成了我国工业化的起点,从此,那些“洋机”“洋钉”等洋货,逐渐变国内自产自销。改革开放,更是如一股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从此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带领人民群众走上了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从2011年开始,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中国逐渐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使得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足,国家科技、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铭记历史,拼搏现在,展望未来。如今党迎来了93华诞,这93年中,我们党经历了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凝聚了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党,带给我们的是苦难与辉煌并存的历史,带给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大好景象,只有牢记党的历史经验,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才能续写老一辈革命家的辉煌,建设强国强党。过去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璀璨的未来,也必将由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