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做强做大,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管理者必备主人翁精神。近几年来,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集团上下管理人员都有了良好的主人翁精神,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做到了“适应工作求提升,用心做事求提高,工作态度求相处,人际关系求沟通,遇到问题求思考,明确分工求俱进,工作计划求落实,重视质量求发展”。反之,当今公司也遇到一些困扰,如员工“打工心态”的泛滥,主人翁精神回归成了公司梦寐以求的呼唤。为此,本文就公司主人翁精神所进行的探索作一些探讨。
主人翁精神是上世纪七八年前时流行语,指的是员工认“公司”为家,以自己为公司的主人翁,工作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贪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爱岗敬业,积极奉献,追求成功,永不言败的精神。主人翁精神曾经在上世纪的人心中激起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为公司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一,公司兴亡,员工有责,公司上下需要有主人翁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爆发式增长,也随着各地民工“打工潮”的涌现,主人翁精神在人的心目中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打一天工只为挣一天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不了拍屁股走人的“打工心态”,对这种概括有: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做事差不多就行。缺乏责任心,遇事推托、抱怨,喜欢找借口,喜欢大手大脚,花公司的钱不心疼,没有积极进取的主动精神,能少做绝不多做一点,不敢突破自我,缺乏创新意识等等,这种心态的泛滥使得一些企业整体效益难以提升,企业赢利能力不足,员工职业发展受限,员工与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员工流失居高不下,使一些服装企业倒闭。这种心态是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赢、共同成长的大敌,如广东等地已然成为民营小企业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也是当前整个社会普遍遇到的难题,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打工心态”作为一种流行病,公司每年春节员工回家转型流失人员,但公司有所作为,及时做好劳资关系,充分做好员工的关系管理。以后,公司要坚持员工主人翁精神回归的可能性无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二,主人翁精神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华城如何去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首先,我们要做到分配方式的客观现实,对管理者激励、奖罚。其次,主人翁精神的定义与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相结合。主人翁精神不能离开企业文化的土壤,同时也深远地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脱离企业文化谈主人翁精神,则难免成为一种口号,而脱离岗位谈主人翁精神,也往往难以得到员工的认同。要与《华城报》相结合,要树立新型主人翁精神,如第十期《华城报》第三版一厂裁剪车间主任吴根林说的“调整心态,做好本职工作”,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岗敬业,忠诚守信,团结协作,根据公司自身的文化特点及岗位素质要求,结合公司《华城报》,使华城企业文化及岗位要求紧密结合,从而焕发出主人翁精神勃勃生机。
三,摒弃“打工心态”,树立主人翁意识。
华城首先引导员工做好“打工心态”的自我调整,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价值观,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近五千人的企业里,有一部分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打工一族,以打工者自居,无论在什么岗位,总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打工的,是在为老板出卖劳动力,为老板做嫁衣。很多人觉得目前工作工资少了一点,位置低了一点,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槽又怕有风险,好好干又怕吃亏。为保证那点工资如期进帐,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有机会偷懒的时候绝不含糊,于是逐渐养成了一种不求上进、安于现状的“打工心态”。我们应该知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要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做起。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工作观,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工作,是在为自己工作,是在为自己创造和提升价值,也是为自己积累资历和财富,正如《华城集团至诚恒业纲要》中指出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第88页)。作为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这素养归纳为“一心”,“一心”是指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上,一心一意为公司发展服务,一心扑在工作上,对事业精益求精,主动消除自己心中的“打工心态”,做公司的主人翁,才能使自己和公司取得双赢的结果。作为公司管理者,要重塑主人翁精神,必须从我做起,主人翁精神并不是说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那么简单,而是以一种与公司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感觉。“一心一意”地去做好每一件事,销售人员的业务面对每一个客户,服务于客户,在每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里面,渗透出公司以及个人这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公司管理人员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调整好心态,用主人翁精神武装自己,以主人翁的心态从事工作。通过管理人员的自身力行,上行下效,才能带动每一个员工调整“打工心态”。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让公司的企业文化重新成为公司成长的新主流,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华城在近几年中,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但还需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因为公司与员工是利益的共同体,公司有效益,员工的工资收入才能得到保障。以人为本在华城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华城报》在实际的环境中体现了事例,员工以厂为家,员工的工作有了激情,树立了主人翁精神:以人为本。在全市有些服装企业,面对人员流失,总是强调员工的忠诚度,抱怨员工不以厂为家,而对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却很少从自身问题找起,因为一些企业连基本的劳动法规都不能遵守,后勤管理不从员工角度考虑员工的衣、食、住、行,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以罚代管,实行的是没有人情味的高压政策,于是“以人为本”成了一些企业做秀的口号,这样的状态又怎能会使员工产生主人翁精神呢?
四,要激情,要超越做“主人翁”。
华城集团几年来在荣誉、企业发展、销售收入、业务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公司自身的发展,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在原有的基础上转为理想的整合。因为,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外来员工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有个别员工仍旧抱着做一天是一天的打工心态在工作。还有个别人员挖空心思发管理漏洞上的“财”,于是乎,部分管理人员就有了本位主义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又加重了员工打工心态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不良现象的发生。为此,公司利用创业故事《华城集团至诚恒业纲要》(70页),董事长的财富价值观唤醒管理人员和员工,创业之路来之不易,唤醒主人翁情感,回顾公司二十四年的时间,发展成五千人的大公司,以激情、超越的先进理念奋斗出来的,是以努力拼搏、敢为人先的主人翁精神打拼出来的。公司的创业故事,是挖掘企业精神“团结、勤奋、奉献”的大宝库,在以后的企业文化中,去融入这些元素,让每一位管理者、员工更了解创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总而言之,华城的主人翁精神重塑,要遵循现代企业运营去解决问题,同时加以平等、尊重、感恩的文化引导,以主人翁精神的塑造与企业文化精神和岗位要求去培养,公司进一步增强凝聚力,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在华城集团中,管理者就有更多忠诚的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