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跟大家讲讲车位流水线上的常见问题:一个小组中的两条流水线,工序、时间相同,可做出来的产品数量、质量差距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用一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俩是两条流水线做闷腰的,第一天下来,相差十几条,第二天相差近一百条,后来越差越多。先说那个快的人,一开始还没有适应工序,再加上性子急,简直就是做不来,他急得快要哭了。请组长去另一边看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组长过来说,不要乱急,人家也是这样的,慢慢来。于是,他调整了一下心态,一步一步慢慢来,师傅怎么教的就怎么做。又叫机修师傅过来看一下机器,是不是机器的因素。做了一阵子后,稍微有点头绪了。不多久,就听到他向组长提出,装腰的点位不对牢,做腰的吃势不均,烫腰的烫得也不好。师傅一看,说的都是事实,赶紧去前道工序纠正问题。很快,他就步入了流水正轨。
同时,师傅去看了另一条流水线,一看吓一跳,那位员工不声不响,有好几处接线连线头也不做,腰头做得不准确,连裤扣位置都不对了,这是闷腰工序最基本的问题。师傅真的有点想不到,再顺藤摸瓜,看看前几道工序,与前边那流水线上一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可他也一声不响,没有及时向前道提出,只是盲目地做。一天下来,返工好多,这样就慢下来了。因为看似前道做得不好这不是他的问题,但是如果他不及时指出,前道不修正,那么他接着做出来的产品肯定是返工比较多的,既不好做出不了产量,又影响质量返工多,这样就造成了相同工序的两个人的明显差别。不知道他现在醒悟了没有,慢的根源在哪里。
我还想说说前后搭档。在每天的晨会上,组长经常这样告诫大家,不管做什么事,出了问题,先找找自己的原因。其实组长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管好自己那道工序,要有工作责任心。有句话说“搭伙搭得好,亏本亏得少”,工作中,一个款式、短的一个月,长的一年半载,前后搭档真的很重要。也许有人会说,人的手脚有快慢,这话确实有道理,不过我想告诉大家,不管你的手指是长是短,只要尽你最大的努力投入工作,我想一定会有一定的改善,领导也不会视而不见。对待工作,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