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元宵节又有“春灯节”“上元日”之称,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汤圆,点花灯,猜灯谜,非常热闹。吃汤圆是表示团团圆圆,汤圆有甜的、咸的,甜的有芝麻、豆沙,咸的有肉馅、韭菜等。最有名的要数宁波汤圆,软糯可口,成为一个品牌。吃完汤圆,晚上点上花灯,小孩提着花灯出去玩耍,顿时街上成为一个花灯的世界。猜灯谜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不仅能锻炼人的智力,还能开发人的想象力,有些古老的谜语得到很好的传承下去。如“生也能吃,熟也能吃,案板上不能切”,“红布头包白饭,扔在河里不烂”,生动形象,别人一看就知道。现在的灯谜大都猜的是字谜。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地的风俗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吃汤圆的意思在里面,表示全家人团团圆圆。从腊月十三开始准备过年,到正月十五,这个年就算过完了。正月十六,就要从节日的气氛中走出来,进入正常的生活节奏。
元宵节一过,勤劳的农民就要下地干活,翻耕播种,“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勤劳的人们开始劳作,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为农耕早作打算。
正月十五闹元宵、点花灯、猜灯谜的传统习俗,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后辈都能理解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